翡翠和其他礦物和寶石不同,並不是單一礦物,而是由無數相同或不同的礦物小晶體組成的。因此翡翠的成色,與自然界各種不同的礦物質離子取代的量有關,這就是為什麼翡翠的顏色變化可以那麼大!

各位都有看過故宮的國寶翠玉白菜吧,翠玉白菜的綠色由濃而淡逐漸變化,可謂鬼斧神工⋯⋯

〈清 翠玉白菜〉,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。圖片來源《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》
 

簡單來講,依照地質成因,翡翠的顏色主要分為兩大類~

第一類:原生色

原生色指的是翡翠在地表以下,在各種地質作用條件下形成的顏色,像是白色、綠色、紫色、墨(黑)色。

第二類:次生色

次生色是在翡翠露出地表之後,它所處的環境與原來形成時的環境有很大變化,例如處於地表常溫、常壓、氧化、多水條件下,許多礦物化學性質、加上日夜溫差變化,就會再形成不同的顏色,例如:紅色、黃色。

種水色極佳的白冰、冰晴、湖水綠、黃翡、紅翡、灑金、淡紫⋯⋯,翡翠來自大自然的獨特顏色,能做出千變萬化的樣式。

繽紛的果綠、嫩綠、粉紫、茄紫、薰衣草紫交錯,同時膠潤細膩,上手好看底與藍綠花並存,飄花層次鮮明靈動。